English

读王松的《鬼门》

1998-11-05 来源:光明日报 晓雪 我有话说

王松是我们云南一位很有影响的老作家。早在1939年就开始发表作品,从事文学创作已有半个世纪。但他早年主要做党的地下工作,先后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泰国教过书,当过编辑、记者,打过游击。解放后,较长时间致力于云南省文联、作协和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组织领导工作。

解放前,王松同志的主要作品有反映抗日战争的中篇小说《太阳从山坳里升起》和反映中泰工人联合斗争的中篇小说《旗上写着一条心》。解放后他先后出版并引起读者注意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沱江的早晨》、《布绕克姑娘》,中篇小说《醒了的山庄》、《山囡儿寻夫》,短篇小说集《遥远的边疆》、《老游击队员》等。同时他还以相当多的精力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发表了许多颇有理论深度与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版了《傣族诗歌发展初探》等学术专著,并与人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相勐》、《女南波冠》、《十二头魔王》等。

离休后,王松同志更集中精力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鬼门》就是他的最新成果之一。

《鬼门》写的是一个“老”题材:生活在云南边疆(亻爱)尼山上的哈尼族支系(亻爱)尼人,千百年来在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缚下,过着愚昧无知的生活,认为生“双胞胎”和“六指”婴儿的人都是“鬼”,全家都要被撵出“鬼门”即“寨门”,永远不能再回来,或当众被活活打死、烧死。小说的主人公———(亻爱)尼青年乌珠因母亲生了双胞胎,也遭此厄运,被撵出“鬼门”流浪在森林里,他的爱人因即将临盆回到寨子边沿,也遭到毒打,难产而死。但这时(亻爱)尼山毕竟已沭浴在新社会灿烂的阳光下,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乌珠终于回到人的世界,并成为受人尊敬的乡长。后来再发生有人生双胞胎、愚昧的群众又要撵“鬼”时,他便发动群众及时地制止了悲剧的重演,在(亻爱)尼人的生活中和心灵深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深刻变化。

这类题材在过去有些作家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六十年代初拍摄放映过的电影《摩雅傣》表现的也正是发生在云南边疆傣族地区的同类故事,但王松同志凭借他在边疆民族地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站在改革开放时代的新的思想高度,对这似乎已经陈旧的题材从一个新的角度,作了富有新意的开掘。正如冯牧同志1995年3月24日在病床上读了《鬼门》原稿后写的推荐信中所说的:这部小说“写得相当不错,有特点、有新意、也有可读性”。

善于从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吸取生动的语言,从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中吸取丰富的乳汁,使得作者把他所熟悉的(亻爱)尼山寨的山水风光和风情风俗写得生动逼真、特色鲜明,把他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亻爱)尼人写得有声有色、个性突出,再加上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尖锐斗争,就保证了长篇小说具有引人入胜的可读性。这里特别值得肯定的还在于:作者能够从老题材中开拓出新境界,他不是一般地从破除迷信、改革陋习的意义上来写这个故事,而是通过新的艺术构思和以乌珠为代表的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从新时代民族历史发展、民族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飞跃和民族文化振兴的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来真实生动、深刻感人地表现和揭示一个愚昧落后、长期受迷信束缚而不自觉的少数民族,如何在当代科学思想的光照下,逐步自觉而艰难地冲破精神的禁锢,砸烂沉重的枷锁,一步一步地走向科学与文明的新生活。这大概就是冯牧同志所说的“新意”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新意,乌珠的爱人列玛的悲剧才更加催人泪下、震撼灵魂,乌珠的成长和女教师杨琼芳等人物形象也才更加有时代特征,而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